近日,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住工”)在香港举办IPO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发售1.22亿股,其中,10%在香港公开发售,90%进行国际发售,预计11月初上市。作为国内建筑工业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远大住工抢滩港股资本市场,再次引起业内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工业改变建筑,科技‘智造’未来。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建筑业最有价值的公司,为行业带来积极影响,推动行业升级发展。”远大住工总裁唐芬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工业现代化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现代工业的认知,建筑业转型升级必然伴随建造方式的更新迭代。 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装配式建筑并不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那么简单,而需要解决标准研发、产业链供给等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的问题。”在唐芬看来,建筑工业现代化关键在于融合建筑语言和工业化语言两套体系。远大住工在建筑工业现代化领域沉淀了20多年后,发展成为装配式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管在建筑业还是其他领域,绿色发展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迎来政策红利,各地亦出台了不少鼓励性政策。招股书显示,远大住工收益主要来自PC(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PC构件生产设备制造和施工总承包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远大住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收入16.71亿元、19.36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5%;实现毛利6.02亿元、7.05亿元、7.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9.7%;实现年度利润1.98亿元、1.68亿元、4.66亿元。远大住工一直保持稳健发展,此三年资本负债比率为86.9%、64.8%、67.4%。 2019年前4个月,远大住工实现收入、毛利、利润分别为6.46亿元、1.63亿元、3521.7万元,相较于2018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其中收入增长81.8%。2019年前6个月,远大住工完成合同额14.06亿元,新签合同额29.54亿元,未完成合同额62.21亿元。新签合同中,PC构建制造业务为22.34亿元,较2018年前6个月增长95.2%。 招股书披露,此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的45%将用于开拓PC构件制造业务;20%将用于开拓海外市场,建立面向海外市场的技术及生产中心;15%将用于研发和开拓智能装备业务,包括PC构件生产设备制造、施工装备制造及其他装备业务,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智能装备业务市场份额;10%将用于研发和打造装配式建筑行业智能服务平台;1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远大住工将成为装配式建筑行业香港IPO第一股。招股书显示,从所占市场份额看,远大住工是目前全国最大的PC构件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3.0%。远大住工同时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PC构件生产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达38.3%。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远大住工全资PC构件工厂和联合工厂总产能为530万立方米,占全国PC构件市场总产能的16.1%。 抢占建筑工业现代化风口 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建筑业转型升级亟待破题。面对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如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质量安全事故、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大命题。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传统生产方式在我国建筑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存在手工作业多、工业化程度低、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等弊端,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寿命短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高效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当其时。新型建造方式不仅要完善工艺以实现精益建造,还要提高建造效率以实现建筑工业现代化。远大住工在建筑工业现代化领域探索已有20年,建立了完善的运营体系,在建造技术研发、信息化管理、产业链协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截至2019年4月30日,远大住工拥有的15家全资PC构件工厂及85家联合工厂,覆盖了全国去年所有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的城市和65%GDP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 在地域分布上,远大住工布局已覆盖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其他核心都市圈等主要经济区域,生产网络遍布近100个城市。2019年至2024年,远大住工计划再建立67家联合工厂,覆盖66个GDP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 目前,远大住工已经与国内前十房企中的八家和前十建筑企业中的六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唐芬表示,远大住工把业务延伸到整个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部品生产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产业链金融机构等,联合更多企业,共同打造新的产业生态。 唐芬透露称,2018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渗透率不足5%,而德国为32%、北欧为40%、新加坡超过70%,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远大住工还将战略版图扩展至海外。唐芬表示,远大住工计划向欧洲